冰岛的三大银行同时宣告倒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向冰岛提供了60亿美元的贷款,令其成为1976年以来首个接受IMF贷款的西方国家。这个以捕鱼业为主、拥有30万人口的小国去年还曾位列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之首,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今天冰岛的"消融"?
以华尔街为榜样
冰岛国家之小、社会性质之单一,以至人人都互相认识,与其说是国家,还不如说是一个大家庭。冰岛人的姓氏基本不超出9个,最常见的名字也不过9个,以至于冰岛的电话黄页里满是同名同姓的人。在1100多年的历史中,冰岛很少大规模地参与国际贸易,很少有外资大举入侵。应该说,冰岛在高风险的金融业并没多少经验,但冰岛人就是坚信自己也能以华尔街为榜样取得成功。
2003年,对投资银行家只有翻翻认识的冰岛人决定参与金融投资后,他们不仅鼓动了企业,还把朋友和家人也动员了起来,用贷款的方式购买了很多东西,从贝佛利山庄的豪华公寓、英国足球队,到丹麦的航空公司、印度的发电站,无所不有。"用借来的钱去买资产,越多越好,因为资产是会升值的",这就是冰岛从美国人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金融投资经验。截至2007年,冰岛人的海外资产对比2002年迅速膨胀了50倍。2003年,冰岛的三大银行只有数十亿美元的资产。三年半之后,这个数字达到了1400亿美元,是有史以来"银行体系最为迅猛的发展速度"。
当鱼变成了证券

几乎是一夜之间,冰岛出现了亿万富翁,而且都是渔民。鉴于捕鱼业的重要性,冰岛出现鳕鱼政策专业的博士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埃弗森从渔民变为外汇经纪的故事更可以视作冰岛经济泡沫的缩影。
埃弗森16岁开始出海,23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名捕鱼拖网船的船长。据说他在捕鱼季节只用1/3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捕鱼配额,可谓捕鱼高手,但其实他的风光来源于七年的实际捕鱼经验、外加十个月的助理船长的锻炼,埃弗森是深谙学习和培训重要性的。然而,在没有任何培训的情况下,埃弗森在2005年初摇身成为了Landsbanki外汇交易部的一名职员,向冰岛人―主要是渔民兜售他所谓的投机生意。他的客户主要是渔民、捕鱼公司,这些人和埃弗森一样都认同"不冒险就捉不到大鱼"的道理。那时,一拨又一拨的学生从最受欢迎的渔业经济学转到财经经济学。有人说,整个冰岛就是一个"巨大的套利基金"。
在过去数年中,很多冰岛人都选择参与了埃弗森所推广的"投资"。当时冰岛的利息税为15.5%、日元只有3%,而克朗一直在升值,人们认为聪明的投资方法是用日元或瑞士法郎贷款,来购买那些他们本来买不起的东西。
烧爱车换保险金
事实证明,全球金融野心是有其消极一面的。冰岛的三大银行瞬间倒闭,30万冰岛人突然发现每个人都背上了大约平均33万美元的债务。就连美国人都可以冲着冰岛骄傲地自嘲"至少我们还没到那一步":美国人的债务额相当于其GDP的3.5倍,而冰岛的债务额却是其GDP的8.5倍。

前总理哈德尔在一次采访中表示,错不在冰岛的草率和鲁莽,错就错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他暗示金融家才是罪魁祸首,而非政治家。随着克朗铁定退出历史舞台、冰岛采用欧元,曾贵为冰岛总理、中央银行行长的奥德森顿时成为众矢之的。在长达13年的总理任期内,他降低税收,对工业进行私有化,鼓励自由贸易,并于2002年将冰岛银行私有化。2005年,他成为冰岛中央银行的行长。这个本身只是诗人的行长带领冰岛银行大举对外扩张,导致其银行体系的负债过大、缺乏监管。
其实,冰岛在关于金融业的政策制定层面整体都缺乏金融经验:商业事务部长是个哲学家,金融部长是个兽医。不过,冰岛总理哈德尔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经济学家,只不过他是个蹩脚的经济学家――他在学生时代只是个"B减"的商科学生。
谁是未来拯救者?

对于冰岛,甚至华尔街来说,女性参与不足可能正是导致市场缺乏理性的重要原因。在冰岛金融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冰岛的银行内只有一个高级管理职位是由女性担任的。2006年,佩特斯多蒂辞职后创建了一个全部由女性组成的金融服务机构。今天,她的公司是冰岛仍在赚钱的少数金融机构之一。冰岛政坛上也出现了更多女性的身影。2月初,冰岛过渡政府正式走马上任,西于尔扎多蒂总理为冰岛第一任女总理,她将率领绝大多数成员为女性的社会民主联盟执政,至少持续到今年5月的大选。
男士们为冰岛带来的辉煌未来是短暂的,大概他们也已经看到了这个未来虚幻的一面。看来,现在轮到冰岛的女士们来拯救这个泥淖中的国家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