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日记
每天为了应付作业,内容大体是:"我今天….,×××夸我是个好孩子,我很高兴"。或者是学雷锋,做好事一类的,没做过也写上,现在想起来真觉得惭愧。 - 编作文
还记得写《我的老师》,没有人敢不写好的,"深夜还在灯下批改作业"估计每个人都写过吧。同样还写过《我的理想》,《我的爸爸/妈妈/××》。 - 书里夹标本
和上《自然》课有关系,也算热爱自然。书里面,新华字典里夹的满满的。有树叶,有花瓣,还有昆虫… - 课间活动
上课了等不及下课,下课了有的…有的… 男生们抢乒乓球台,弹玻璃弹珠;女生们跳皮筋,丢沙包…课间十分钟甚至作为作文题目写了好几遍。 - 被老师打
挨打的原因很多,不是考试没考好就是调皮捣蛋。每次被老师叫去办公室,心总是悬着的。还记得有个老师特别爱用黑板擦打学生,有一次,教训的中途有个倒霉鬼笑了,结果所有人被重打一遍。 - "请"家长
这个比挨打更可怕!挨打自己忍着就算了,要是到了"请"家长的程度,别提多害怕了。被老师教训只是暴雨的前奏。 - 排队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是广播体操时间,集合,排队,散开,做操。下课后排队回家,就像蚂蚁。 - 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也算作业,有段时间每天都写。老师在写的好的字上画一个红圈,表示你这个字写的不赖!自我感觉还挺美。不过,因为一般都是临摹,写得好的时候也就是手没抖的时候。 - 练字帖
那个时候庞中华先生的字帖风靡全国,你没有一本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刚开始的时候是一本钢笔字帖书,后来又出来了字帖模具。也跟着练了一段时间,后来三心二意没坚持下去,现在只能用键盘才能写出那般正楷的字体了。 - 刻"早"字
一篇《三味书屋》把课桌全烙上了印记。不过,可能因为这件事情是正面的,孩子们都有不想迟到的良好愿望,老师们好像也没管过。反正不管男生女生,桌子上至少有一个"早"字。不过,那个学期过去后就没人再刻了。 - 珠算
一上一,三下五去二。每人挂一个算盘,噼里啪啦,口诀背得熟练程度堪比九九乘法表。 - 秋假
城里的孩子们估计看着这两个字陌生。农村的学校每年的秋季,会有一个星期的"秋假",这是除了暑假和寒假外的第三个"长假"。尽管是假期,不过主要是帮家里收割庄稼,砍柴之类的,假期结束还得给学校上交柴火,冬天烧炉子用。 - 检查卫生
每天上午上课前,要检查个人卫生,手心手背都得检查。此外,第一节课前还要集体背《小学生守则》,课间还要做眼保健操。 - 发奖状
学习好的每次都有奖,成绩不好的只能眼馋了。而且老师觉得表现乖的同学,拿奖的概率就会更大。奖品大多是奖状一张,练习本一个。 - ……
过生日,每过一次就老一岁。过六一,每过一次就离童年远一步。虽然走过童年已多步,但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不老的童心。
孩子们是花朵,是未来。在孩子们的节日里,他们应该是主人。祝愿小朋友们,老朋友们笑口常开,永远快乐!
在天堂的小朋友们,今天是你们的节日,你们会快乐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